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唐律疏议
神话虽然是传说,没有现实依据,但是在世界的所有文明,无一不是从神话的起源开始。中国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西方则是亚当夏娃,上帝创世纪。而中华文化从神话开始,又超脱神话,演变为一支以文明礼仪为骨架,小农经济为血肉的华夏文明。
《春秋·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顾谓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文明的最大特点就是礼仪和传承,所以在后世也被称为“礼仪之邦”。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中华历史在世界历史之林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样一段神秘的东方历史,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既神奇又充满吸引力。
英国著名学者,BBC节目的主持人和撰写人马丁·雅克就曾经对中国文化发出了一句感慨:“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国家,而是一个“伪装”后的文明。”很多人对这句话一头雾水,这位英国教授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夸赞中国还是损中国?
马丁出生于1945年的英国西米德兰,后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担任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的编辑。但是越是了解了西方文化和历史后,越是对西方文明感到厌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实在对自己国家以及西方文明厌倦了。”
不只是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很多西方学者在了解了中国文明后,发现西方文明不过是沧海一粟。在1990年后,马丁来到了中国,作为一个旅游者,他意外地发现中国文明是如此博大精深让人难以琢磨,但是越是去了解却发现越引人入胜。
2009年,马丁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国通”,在他的讲座上,经常会谈及中国的崛起和对西方以及世界的影响。而他所说的,中国是一个伪装后的文明,其实是说中国文化和华夏文明的特点,国家有兴衰之分,而文明只要有生命力,那么将会一直延续不断。
华夏文明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作为四大古国中唯一还在传承的古国,中国成功的将文明延续,文化传播了下来。而究其原因,马丁认为是宗教和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不是佛教道教,而是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中国人诞生了重视礼仪、落叶归根的理念。不可否认,儒家思想虽然在一方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开放,但是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到现在,儒家思想在中国基本就没有出现过断层,因此中华文化才得以完整的保留。
除此之外,马丁认为促使中华文化不但没有断绝,反而日益发展的原因还有“开放”。中华文化的开放体现在他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有着极大的吸纳和包容。从先秦时期的“中原”“夷狄”之分,到后来的民族大融合,中华文化不但没有消逝在战乱中,反而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特长,完善了自身。
即使在元朝和清朝这两个少数民族朝代,中国依旧是儒家占据思想顶峰,华夏礼仪依旧得以流传。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就像道家所说的“阴阳”,“万物生灵负阴抱阳,生生不息”,在阴阳调和之间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和谐。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依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瑰宝,同时也是西方人眼中惊叹不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