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清朝的宫斗事件当中,要属“九子夺嫡”最广为人知,四阿哥胤禛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展开了自己的统治。
在清廷的几代国君里面,雍正颇有口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位心慈手软的皇帝,早在登基之前,因为刻薄寡恩,不讲情面,雍正还获得了“冷面王”的称号。
但是在成功登基之后,雍正却并没有第一时间铲除掉对手,甚至都没有对他们痛下杀手,这在古代的封建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一幕,归根结底,还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定下的一条规矩有着重要作用:嗣君不可杀兄弟。至于九子夺嫡失败的7位皇子,当时他们的圈禁条件如何?不妨让我们好好看看。
妥善安置型:
大阿哥胤禔:康熙一共有35个儿子和8个儿女,只有20个儿子和8个女儿活到了成年,胤禔作为长子,一直期望继承父亲的大统,而他的对手,自然是还在太子位置上的次子胤礽。
只不过胤禔十分着急,在太子胤礽被诋毁的时候,公然建议康熙:“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不讲亲情的举动让康熙十分寒心,再加上三阿哥等人向康熙揭发,皇长子和使用无数的人来往,最终被查验为真,随后被康熙幽禁。从康熙时期的1708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胤禔被拘禁了26个春秋。
太子胤礽
凭借母亲仁孝皇后受到康熙宠爱,他很早就被立为了太子,却因为宫中的流言,康熙的疑心再加上自己的性格导致东宫不保,两度废立,被康熙从1712年开始禁锢在了咸安宫。在雍正即位后,“丰其衣食,以终余年”。
大阿哥和二阿哥因为上位之前,并没有直接的矛盾,虽然被圈禁,至少得到了雍正的优待和照顾。
冷淡处理型:
三阿哥胤祉在早期和太子感情和睦,获得了康熙的好感,因此在胤礽作为太子的时候,他也被封为和硕诚亲王,不过随着太子被废,雍正上位后,又以胤祉和废太子亲密为借口,将其发配到了遵化为康熙守陵,由于胤祉私下发牢骚,被雍正得知之后更是勃然大怒,夺了他的爵位,幽禁在了景山的永安亭,一直到1732年去世。
十阿哥胤?,曾经是八爷党的一员,支持其夺皇太子职位,在雍正上台之后被打压,圈禁革爵,乾隆时期重新获得了释放,授予辅国公的品级。
十四阿哥胤禵,作为和雍正同母的亲兄弟,十四阿哥却因为童年在其他妃子身边养大,导致兄弟两人感情淡漠,八阿哥失去势力之后胤禔成为了争储的头号热门人选,最终被雍正派往守皇陵幽禁,一直到乾隆即位后,看在他是自己亲叔叔的份上,最终让其获得了自由。
严厉打击型:
八阿哥胤禩:胤禩是雍正上位之中,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和其夺位的时候,一度占领了上风,如果不是康熙对胤禩十分讨厌,恐怕皇位归谁继承还是两说的决定,因为在康熙驾崩之后,胤禩在朝中依然还有巨大的势力,因此雍正为了稳定人心,依然暂时将其封为了和硕廉亲王,办理工部事务,然而到了1726年,当雍正彻底稳固了权力,开始对八阿哥进行严厉的打压,在一年之后,雍正撤掉了胤禩的爵位,并且派出上三旗侍卫监视胤禩行动,到了1726年,雍正直接强迫胤禩和老九胤禟改名,将其拘禁在监狱之中,三个月后胤禩便去世,民间不少人认为胤禩是被毒杀。
九阿哥胤禟
八爷党的骨干,初期支持胤禩,后来又支持十四阿哥争夺皇位,因此雍正看他显然是最不顺眼的存在,早在1723年,胤禟就被派到西宁驻扎,三年之后削除了他的爵位,送到了保定,还搭配上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按照雍正下的命令,平日生活中,“除下贱饮食”以转拥送人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字、便冰一块,汤一盏,亦不得给予。”最终胤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三个月便匆匆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