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清代诗人蒲松龄曾写过这样一句诗,“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这是他对心意相通的真挚友情的深刻感悟。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感慨文人墨客的知己之情和豪放洒脱。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我们也时常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位文人对酒当歌,你说上句,我和下句,你来我往吟诗作乐,好不快活。

在古代社会,虽然这种作诗对对联的行为大多出在文人诗友一同作乐的休闲场景中,但也并非局限于此;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甚至在古代一些豪门贵族或是世家大族的小辈们娶妻结亲之时,也会用到吟诗作对这样的方法。

江南才女,亭亭而立

相传在宋朝江南一带,一位富商有一个极具才华的女儿。虽然在古代社会并不要求女子的才能,但富商却一直坚持让女儿读书识字,女儿自身也十分喜爱诗词歌赋,平日里没事就喜欢吟诗作对。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不仅如此,富商的千金出落得也是亭亭玉立,长相清冷漂亮,气质也是十分特别,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同时又具有十分吸引人靠近的魅力。

于是在千金及笄之年的时候,许多富家子弟或世家大族的小辈挤破了头也要来富商府上提亲。眼看着女儿到了可以成亲的年龄,富商心里多少也有些着急,便想让女儿在提亲者里挑选一番。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谁知女儿根本瞧不上那些来提亲的人,她认为那些人都是些纨绔子弟罢了,来提亲无非是看上了自己的家世容貌和才华,和这样的人成亲共同生活,她宁可终身不嫁。

见到女儿态度如此坚决,富商也不好再说什么。

府尹之子上门提亲,江南才女装病婉拒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府上提亲的人也越来越多,街坊邻里也都知道,富商的才女千金是个眼光很高的主儿,一般人都根本没办法入她的眼。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这话很快便传到了府尹的儿子耳中,他对这个江南才女十分感兴趣,于是便来到了富商府上提亲。

对方毕竟是府尹之子,贸然拒绝一旦对方心中不悦,说不定都是要进官府掉脑袋的,富商也不例外。没办法,他只好安排女儿和府尹的儿子见了一面。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于是这位江南才女便应约前往亭中喝茶,二人交谈看起来十分融洽,时不时还会传来几声欢笑。富商见状十分高兴,心想若是女儿看上了府尹之子,那么就嫁给他也不错,对方还是官府人家,定不会亏待了女儿。

谁知见面结束女儿刚回到家就勃然大怒,她激动地控诉那位府尹之子简直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看起来仪表堂堂,实际上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说出来的话更是让人笑掉大牙。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才女对府尹之子的印象这么差,自然是不会嫁给他,可是富商又不好拒绝,思来想去只好选择装病来躲避提亲之事。

一开始富商之子还穷追不舍,可见才女病几个月都不好,他着了急,结亲之事拖不得,于是便只好娶了别家的女子。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这件事到这里才作罢,可是为了装病逃避提亲,富商的女儿也错过了最佳的结亲时间,当时许多名家子弟都已经有了婚约在身,富商愁得是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以文娶亲,书生巧对下联

才女似乎并不发愁自己的婚嫁问题,见到父亲如此犯难,便说,很快城里会来一大批赶考的书生,大部分人的家世都清清白白,全凭个人本事来考取功名,我可以在他们之间做选择。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可是用什么办法来筛选准新郎官是不是真的有才华呢?富商一开始提出让来求亲的书生都写一首诗,诗中要写出自己求亲之心切和求亲的缘由。

才女听到这个提议直摇头,说这样根本看不出来求亲之人是否真的有才华,大部分肯定是冲着自己的家世容貌和才华来的,光凭一首诗看不出来什么,况且这样也不能确认诗作就是本人所写。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于是才女便想出来一个办法——以文提亲,自己负责写出诗的上联,来提亲的书生要在现场和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下联,对联对得最好的人才女就以身相许。

得知这个消息后,不少书生纷纷跃跃欲试,在提亲当天,很多人都来到了富商的府邸,现场作对。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只见才女给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们听到上联的内容后便纷纷开始思考动笔。

时间到了之后便统一上交,由才女一一亲自过目。最后,才女在所对的对联中选出了三对最好的——第一联“高山松柏常年翠”,第二联“屋上炊烟滚滚来”和第三联“山间清风迎面来”。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这三个下联看起来都不错,才女再三思索后终于发现了问题,第一个对联虽然对仗工整,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不过未免有些过于大众化了,人们提诗作对似乎都喜欢用梅兰竹菊这些辞藻。

而第二个下联读起来就没有那么顺畅,甚至和上联给人的意境都大不相同。反观第三联,读来就给人一种清风徐徐之感。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才女为了能更直观地看出对方是否有才华,专门提了一幅看起来十分简单的上联,她认为能把简单的对联对得出色的才是真正有才华有能力之人,于是最终选定了作出第三个下联的书生为结亲对象。

在结果公布之后二人短暂地见了个面,果不其然真如才女所说,这位书生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家庭背景也是清清白白,全凭个人努力读书才有了科考的机会。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这二人聊起来也甚是投机,很快便正式成亲,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在古代的富足家庭或世家大族中,千金选良配有很多都是以考察对方文采的形式进行的,也正是因为这位富商的才女千金坚持以文招亲,才终于寻觅到这么一位如意郎官,最终成就了一段佳话。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书生巧对下联,才女以身相许

其实这样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不止是在古代社会,一直延续到今天都有不少这样的事件,不同的故事却有着相似的结局,佳偶天成的年轻男女过着幸福的生活,读来让人倍感欣慰。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读书资讯

为何说秦可卿是宝玉第一个偷试对象?书中的五个细节让人心生怀疑

2025-1-7 7:42:07

读书资讯

鲁迅为何逐渐被移出教科书?被批不是文学家,原因有三

2025-1-7 7:45: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